天幕之上,那行关于“仁宣之治”的总结性字幕,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狠狠地压在了洪武朝所有君臣的心头。
震撼!无与伦比的震撼!
朱元璋和他手下这群自认已经创造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国元勋们,在看到了那个比他们的时代,还要繁华还要富庶,还要强盛的“仁宣之治”后,第一次产生了一种类似于“自愧不如”的复杂情绪。
他们本以为,自己已经是前无古人。
可没想到后世的子孙里竟然还有来者!
而缔造了这一切的,除了他朱家的仁宗、宣宗两个好圣孙之外,竟然还有一个贯穿了始终的内核人物——思汗!
“这他娘的……”
一个满脸络腮胡脾气火爆的开国武将,看着天幕,下意识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用一种梦呓般的语气说道。
“这老家伙到底是个什么妖怪?”
是啊。
这到底是个什么妖怪?
一个人辅佐了五代帝王。
一个人既能辅佐马上皇帝开疆拓土又能辅佐守成之君开创盛世。
一个人,既有文臣的经天纬地之才,又有武将的杀伐果断之狠。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能臣”可以形容的了。
这简直就是圣人降世妖孽重生啊!
朱元璋死死地盯着天幕,眼神里那股原本还夹杂着几分猜忌和审视的意味此刻已经几乎完全被一种求贤若渴的灸热的贪婪所取代!
人才!
这他娘的是个旷古烁今的绝世人才啊!要是咱手底下,能有这么一个宝贝疙瘩
他朱元璋何至于天天累得跟条狗一样,连睡觉都睡不安稳?
他甚至产生了一个极其荒谬的念头。
要不……等咱死后把这家伙的牌位也请进太庙里跟咱的那些开国功臣们凑一桌打马吊?
就在朱元璋胡思乱想甚至开始琢磨“跨时空配阴婚”这种离谱事的时候。
天幕,似乎是嫌给他们的震撼还不够大,竟然……又有了新的变化!
只见画面上那行关于“仁宣之治”的字幕缓缓淡去。
紧接着一行新的标题,浮现了出来。
【人物前传:寒窗苦读一举夺魁】
前传?
还有前传?
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天幕是要把这个叫思汗的老家伙的底裤都给扒干净啊!
只见画面一转。
这一次,时间似乎被回溯到了一个更早的,更古朴的年代。
画面中出现了一座庄严肃穆的宫殿。
那宫殿的样式,在场的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瞪大了眼睛!这不是咱应天府的奉天殿吗?!
虽然天幕里的奉天殿,看起来比现在要崭新一些细节上略有不同。
但那整体的格局,那标志性的蟠龙巨柱,绝对不会错!
画面切到了大殿之内。
一场殿试正在进行。
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贡士,正襟危坐,在自己的考案前,奋笔疾书。
而在那数百名贡士之中,有一个青年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
他很年轻大概也就二十出头的模样。
面容俊秀,眉宇间带着一股超乎年龄的沉稳和自信。
他的穿着很朴素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色儒衫,显然不是什么富贵人家的子弟。
可他坐在那里,腰杆挺得笔直,手中的毛笔,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停顿和尤豫。
那副气定神闲的模样与周围那些或紧张或激动,或愁眉苦展的同僚们,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这小子……”
朱元璋看着画面里那个陌生的青年不知为何心里突然生出了一丝熟悉感?
好象在哪见过?
很快,殿试结束。
主考官们开始批阅试卷。
当他们批阅到那个青年的试卷时,所有主考官的脸上都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艳和赞叹之色!
“好!好文章!”
一个戴着乌纱帽看起来仙风道骨的主考官(由翰林学士罗复仁客串)将那份试卷高高举起激动地对身边的同僚说道。
“此子的对策见解之深刻眼光之长远文笔之老辣,老夫生平未见!”
“其论‘农商并举开海通贸’,可谓是石破天惊!其论‘火器之利军制之革’更是直指我大明未来百年之要害!”
“此等大才!若不为状元天理难容啊!”
最终这份试卷被毫无争议地呈送到了龙椅之上。
画面里,出现了一个虽然还很年轻但已经充满了无上威严的身影。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看到天幕里,那个正值壮年的“自己”。
奉天殿外的朱元璋和他手下的所有大臣全都傻眼了!
这……这……
这天幕回放的竟然是咱洪武朝的科举殿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个在后世权倾朝野,活了一百多年的老怪物思汗他竟然
所有人的心里,都同时冒出了一个让他们感到头皮发麻的,极其荒谬的却又似乎是唯一合理的猜测!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就在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的时候。
天幕的画面里年轻的朱元璋,看完了那份惊才绝艳的对策,龙颜大悦!
他猛地一拍龙椅大声赞道。
“好!好一个‘民为水君为舟,商为风’!写得好!”
“此子,有大才!”
他拿起御笔,在那份试卷上重重地点了一个圈!
“咱就点他为状元!”
紧接着,太监那尖细的唱喏声,响彻了整个奉天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本科状元——”
“思汗!”
轰!!!!
当“思汗”这两个字从天幕中清淅地传出来的时候。
洪武二十五年奉天殿外的所有君臣感觉自己的大脑都象是被一道九天神雷给狠狠地劈中了!
所有人都傻了。
所有人都石化了。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史前巨兽一样的,充满了无尽惊骇和不可思议的眼神,死死地盯着天幕里,那个因为被点为状元而缓缓起身对着龙椅上的“朱元璋”行三拜九叩大礼的,年轻的身影。
是他!竟然真的是他!
那个在一百五十七年后,把他们朱家的皇帝,训得跟孙子一样的百岁权臣!
那个缔造了“仁宣之治”的无双国士!
那个辅佐了五代帝王而不倒的政坛活化石!
他的起点,竟然是在他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
竟然是他朱元璋亲手点出来的,状元郎?!
“这……这……这……”
朱元璋那只刚刚还拍着大腿大声叫好的手此刻僵在了半空中。
他瞪大了那双铜铃般的眼睛指了指天幕里,那个正在谢恩的意气风发的年轻状元。
又缓缓地用一种极其僵硬的如同生锈的齿轮般的动作,转过头,看了看自己身边,那些同样一脸懵逼仿佛集体中了邪一样的真实的朝臣。
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老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茫然,震惊荒谬混乱等一系列极其复杂甚至有些滑稽的表情。
许久之后他才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充满了无尽困惑和颠复感的,梦呓般的话语。
“这……这不是咱当年亲自点的那个那个叫思汗的状元吗?”
“他竟然活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