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侧写师陈默 > 第10章 痕迹的韵律与时代的沟壑(3)

第10章 痕迹的韵律与时代的沟壑(3)(1 / 1)

“没完?”林震的音调拔高,带着明显的不悦和训导的意味,“没完你倒是继续啊!现场勘查的核心要素!你光盯着这些表面的行为模式、心理动机,就敢下结论了?最基础、最实在的物证提取和痕迹固定呢?被你丢到爪哇国去了?好家伙!你这套分析,听着头头是道,可要是方向错了,那就是南辕北辙!带着侦查队跑偏到姥姥家去,浪费人力物力,贻误战机,这责任你担得起吗?”

林震的批评如同冰水浇头,瞬间将陈默那点因被传奇认可而升腾起的激动和热度浇灭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尴尬和羞愧。刚才沉浸在行为分析的逻辑推演中,确实忽略了更基础的刑侦技术环节——物证!这是支撑所有分析的基石!八十年代的技术条件……他刚才下意识想用的后世手段,在这里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我没忘……”陈默硬着头皮辩解,声音低了不少。

“没忘?”林震嗤笑一声,没好气地用夹着烟的手指,重重戳在照片上那个被踩踏衣物旁边的、模糊得几乎难以辨认的印记上,“没忘?那你倒是给我说说!就凭这张照片,就这个现场!除了你刚才说的那些,我们现在、当下、凭分局技术室那几样家当,最应该、也最有可能提取到什么有价值的、能直接指向作案者的物证痕迹?具体怎么操作?怎么分析?你倒是给我来个‘实在’的!”

陈默被问得头皮发麻。他努力回忆着后世csi剧集里那些眼花缭乱的技术和自己在省厅接触的先进手段,结合着八十年代可能的设备,结结巴巴地尝试回答:“应……应该……重点提取门把手、抽屉拉手、锁扣这些作案者必然接触的部位上的……潜在指纹?可以用铝粉或石墨粉刷显……如果条件好,也许能用上‘502’胶熏显?”(注:502熏显指纹技术在80年代初国内部分先进地区开始探索性应用,但远未普及)

他顿了顿,看着照片地面:“还有……地面,特别是入口处、翻动中心区域、以及这些被踩踏的衣物周围,寻找……立体鞋印?如果有条件,可以尝试制作石膏模型……另外,留意是否有……特殊附着物?比如作案者鞋底可能带来的微量泥土、纤维、甚至……油渍?”说到油渍,他想起后世对微量物证的重视。

他的目光又扫过窗框和破坏点:“作案工具……如果能找到残留的金属碎屑,也许……能分析成分?还有……被翻动物品上,是否可能留下作案者的……皮屑、毛发?这些生物检材……”他越说声音越小,底气越不足,因为林震看他的眼神已经从严厉变成了看“外星人”般的荒谬和哭笑不得。

“停停停!打住!快给我打住!”林震终于忍不住了,把烟头狠狠摁灭在旁边的铁皮烟灰缸里,发出“滋”的一声响。他指着陈默,又好气又好笑,脸上的皱纹都挤到了一起:“我说陈默同志!你这脑袋瓜里装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科幻小说看多了吧?”

“指纹!鞋印!这我懂!是根本!铝粉刷显,分局技术室那罐宝贝铝粉还是我去年打报告好不容易批下来的!‘502’胶熏显?听说过,省厅可能有,咱们这儿?门儿都没有!那是高科技!”林震掰着手指头,一项项驳斥。

“做鞋印石膏模型?想法是好的!可你知道现在石膏多金贵吗?非重大命案要案,轻易不动用!而且你看看这照片!”林震的手指重重戳在照片上那模糊的印记,“这鞋印!清晰吗?完整吗?就这模糊的一小角,你能看出个啥花纹?做模型?做个空气模型吧!”

“微量泥土纤维油渍?”林震的音调更高了,带着一种“你何不食肉糜”的无奈,“显微镜?咱们技术室那台老掉牙的,看个血型玻片都费劲!你指望用它分泥土成分、看纤维结构?还油渍分析?拿什么分析?靠鼻子闻吗?皮屑?毛发?我的老天爷!你以为这是美国佬的实验室呢?还dna……那玩意儿现在是什么东西,咱们听都没听过!就算有根头发,除了能看出是人是狗,还能看出啥?比对?跟谁比?咱们有数据库吗?”

林震连珠炮似的吐槽,把陈默批得体无完肤,脸红得能滴出血来。他感觉自己像个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满嘴跑的都是未来的火车,完全不接地气。

最后,林震无奈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用一种近乎怜悯又带着严厉教导的口吻,指着照片上一个陈默之前忽略的、非常不起眼的角落——窗框内侧靠近插销的地方:“最实在的!最该抓的‘脉’在这里!你看这儿!窗框边缘,靠近插销这个位置,是不是有点颜色发深?有点模糊的、蹭上去的印记?仔细看!跟旁边木头颜色不一样!这很可能就是作案者戴着手套(可能是劳保线手套或者脏兮兮的布手套)推窗户或者摸索插销时,蹭上去的油渍或者污垢!” 林震的眼神锐利如刀,“这才是我们能抓住的东西!虽然现在可能也分析不出具体成分,但它的位置、形态,能佐证作案者的动作路径!如果能提取到一点样本,哪怕是用棉签沾下来,至少能证明有外人侵入!”

他的手指又移回地面,点在被踩踏衣物旁边那更模糊的阴影处:“还有这里!虽然模糊,但仔细辨认轮廓,是不是更像半个鞋尖的印子?虽然看不清花纹,但大小轮廓能大致估算作案者的鞋码范围吧?这印子旁边,是不是还有点颜色更深、像是湿泥巴干掉后留下的痕迹?这很可能是作案者鞋底带来的!虽然分析不了成分,但记住它的形态、位置,和窗框的油渍、破坏痕迹、踩踏行为结合起来看,是不是能勾勒出他大致的行动轨迹?物证痕迹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本身能检测出什么,更在于它与其他痕迹的关联性、它在现场的位置所讲述的故事!”

林震盯着陈默,语重心长,又带着点恨铁不成钢:“记住!破案不是靠空想!是靠脚底板走出来的,是靠眼睛一寸寸‘摸’出来的!是在现有条件下,把能抓住的每一个蛛丝马迹用到极致!你这套脱离实际、好高骛远的现场痕迹分析……”林震顿了顿,毫不留情地给出了终极评价:“……跟闭着眼睛瞎摸、光凭想象画地图有什么区别?”

“轰!”

林震的话如同最后一记重锤,狠狠砸在陈默心上。他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羞愧感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恨不得当场刨个坑把自己埋了。理论再扎实,分析再精妙,脱离了时代的土壤和现实的技术条件,就如同无根之木,瞬间枯萎。林老这“闭着眼睛瞎摸”的评价,比之前任何一次心理阴影都更让他无地自容。

实战的第一课,林震用最冷酷的现实和最犀利的言语,给他这个“未来侧写师”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在这个年代,洞察人心之前,必须先学会脚踏实地地“阅读”大地。沙漏的任务,比他想象的更加艰难。而来自传奇的认可与否定,同样沉重。

最新小说: 斗罗:金榜曝光,圣灵谱尼镇邪祟 烈虎军 幽冥眼:井中血罗盘 篮球,我想打教练 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 玉剑仙缘 斗罗:暗魔邪神彪,继承邪恶神位 斗罗天幕:武魂罗三炮,逆袭龙神 斗罗:武魂天道伞,七杀灭世 华娱:一开始我只想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