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室的单向玻璃后,陈默的目光如同实质的探针,试图刺穿王珂那层疯狂的伪装。错误的配方,超量的毒物,境外资金…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冰冷的结论:王珂是饵,也是弃子。
真正的毒蛇,还隐藏在更深的暗处,吐着信子,等待着时机。
“李队,”陈默开口,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审讯方向要变。不再追问同伙和氰化物,问他那个境外联系人的事情。怎么接的头?谁先联系谁?资金怎么支付的?对方还说过什么,哪怕是最无关紧要的废话!”
李健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王珂可能根本不知道幕后主使的真实身份和最终目的,但他与对方的每一次接触,都可能留下蛛丝马迹。
审讯室内的策略立刻调整。面对不再追问“罪行”而是追问“细节”的警官,王珂那套疯言疯语似乎有些失效,他变得有些烦躁,回答问题开始出现细微的前后矛盾。
与此同时,技术中心的攻坚取得了重大突破。那个与王珂联系的境外加密ip,经过层层溯源和跨国协作,最终锁定了一个位于东南亚某国的虚拟服务器集群,但其登录的物理位置,却反复跳跃,最后一次稳定的登录点,赫然指向本省省会的某个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立刻排查该阅览室案发前后所有监控!核对上网记录!”命令迅速下达。
另一路,对王珂资金流向的追踪也有了发现。那笔来自境外的资金,经过多次洗钱操作,最终汇入的是一个利用虚假身份开设的国内数字货币钱包。追踪这个钱包的交易记录,发现其近期曾向另一个匿名钱包地址转移过一小笔资金,而那个匿名钱包,在案发前一天,曾在市郊一家不需要实名登记的摩托车租赁店有过消费记录!
摩托车租赁店!
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这极有可能就是那个狙击救护车的摩托车手!
侦查员立刻扑向那家摩托车租赁店。店主一开始还支支吾吾,在警方出示相关证据和施加压力后,终于交代:案发前一天,确实有一个戴着口罩和帽子的男人,用现金支付高额押金,租走了一辆黑色的二手越野摩托车,车型与监控中出现的完全一致!租车人留下的身份证复印件经核实是伪造的。
“他有什么特征?说话口音?手上身上有没有什么特殊标记?”侦查员急切地追问。
店主努力回忆:“特征…真没太注意,包得挺严实…哦,对了!他付钱的时候,我好像看到他右手虎口的地方,有一块挺明显的暗红色胎记,像个小月牙…”
暗红色月牙状胎记!右手虎口!
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身份标识!
这个特征立刻被通报给所有排查单位。
陈默听到这个特征描述时,眉头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他似乎在哪里见过类似的描述,但一时无法精准捕捉。
【任务剩余时间:11:05:44…】
倒计时在无声地催促。
省城图书馆那边的监控排查也传来了消息。案发前三天,下午时段,一个穿着灰色连帽衫、戴着黑框眼镜、学生模样的年轻男子,在使用那台最终定位到ip的电脑后离开。该男子行动谨慎,始终低着头,监控未能拍到清晰正面。
但技术人员在放大处理监控画面后,有了一个惊人发现:在该男子伸手操作鼠标的瞬间,放大后的画面隐约显示,其右手虎口处,似乎有一块深色的印记!但由于画质和角度问题,无法百分百确定就是月牙状胎记。
是同一个人吗?摩托车手就是省城图书馆登录ip的人?
如果是,那意味着这个摩托车手(同时也是幕后主使的联络人)具备相当的反侦查能力,并且亲自参与了前期准备工作。
“立刻将省城图书馆监控画面中男子的体态、步态特征,与本市所有监控中出现的‘鸭舌帽’王珂、摩托车手进行比对!”陈默下令。
大数据比对需要时间。
陈默闭上眼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所有线索在脑中重新排列组合。
王珂(执行者,化学专家,被利用) -> 境外指令/资金 -> 联络人(摩托车手,虎口胎记, tech savvy) -> 幕后主使(目的不明)
多出的氰化物…错误的配方…
幕后主使为什么要给王珂错误的配方?仅仅是为了让他更快暴露?还是说,那个错误的配方本身,就是计划的一部分?王珂的实验失败,会不会产生某种副产物,那才是幕后主使真正需要的?
而多出的氰化物…去了哪里?
摩托车手租车…目的是狙击警告,以及…可能需要快速转移某些东西?比如,那批多出的氰化物?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城市地图。摩托车灵活,适合在复杂地形穿行…
他的手指点在了城乡结合部的一片区域:“重点排查王珂化工厂据点周边五公里范围内,所有废弃的农房、仓库、果园、甚至地下设施。摩托车手可能在附近有另一个秘密落脚点,用于储存真正的‘货物’或进行其他操作!”
大量的地面警力开始对目标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任务剩余时间:08:17:29…】
终于,在一处远离主干道、几乎被荒草淹没的废弃泵站附近,一个眼尖的民警发现了异常:泵站锈蚀的铁门锁鼻有被新近撬动的痕迹,旁边的杂草有被摩托车轮胎碾压的迹象!
“发现目标!请求支援!”民警压低声音汇报。
特警和防化小组迅速赶到,秘密包围了泵站。
无人机从破损的窗户潜入。画面传回:泵站内部不大,堆放着一些破烂杂物。角落的地面上,铺着一块防雨布,上面放着几个熟悉的金属罐!上面贴着骷髅标志!旁边还有一个小型的手提式冷藏箱!
是失窃的氰化物!还有需要低温保存的东西?
突击组果断突入!
泵站内空无一人。金属罐被确认,正是化工研究所失窃的那批氰化物,数量与之前核对缺失的部分基本吻合。手提冷藏箱被小心打开,里面是几支密封的玻璃安瓿瓶,装着无色液体,标签被撕掉,没有任何标识。
“取样!立刻送检!”防化人员紧张地进行操作。
陈默和李健赶到现场。看着那批失而复得(至少是部分)的致命毒物,心情却丝毫没有轻松。
东西找到了,但人呢?那个虎口有胎记的摩托车手在哪里?他冷藏这些液体干什么?
就在这时,陈默的手机响了,是技术中心打来的。
“陈老师!比对结果出来了!省城图书馆那个‘学生模样’的男子,与本市出现的摩托车手,体态和步态相似度高达87!基本可以认定为同一人!”
“还有!我们重新梳理了王珂化工厂据点的所有电子数据碎片,恢复了一段被删除的、似乎是无意中录下的音频片段,里面有一个模糊的男声在对王珂说话,内容是关于‘催化剂纯度不足会影响最终产物的稳定性’…经过声纹初步比对…”
技术员的声音顿了一下,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与之前我们数据库里存档的、光明小学惨案肇事司机张某的一个远房表弟的声纹样本…高度吻合!”
张某的表弟?一个之前从未进入过视线的角色?
陈默的脑海中,如同闪电划破迷雾!
右手虎口胎记!他猛地想起来了!
在最初调查肇事司机张某的社会关系时,一份简单的询问记录里提到过,张某有个表弟,小时候一起玩过,右手虎口有个红色的胎记,后来好像去外地读书了,联系就少了。当时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张某本人和赵顺身上,这个无关紧要的表弟直接被忽略了!
原来他一直在!他甚至可能参与了最初对张某的操控(地下赌场)?并且深度参与了整个计划!
“立刻调查张某这个表弟的所有信息!姓名、年龄、职业、学历、近期行踪!”陈默急声道。
信息很快被调出:李伟,26岁,生物化学专业本科毕业,曾在省城一家生物公司做过短暂的技术员,半年前离职,行踪不定。
生物化学专业!有过实验室经历!
一切都对上了!
李伟,就是那个摩托车手!就是王珂和幕后主使之间的联络人!他甚至可能具备自己动手的能力!
冷藏箱里的那些无名液体…是不是就是他自己制备的东西?
“发布对李伟的通缉令!最高级别!他极度危险!”李健对着对讲机大吼。
然而,几乎在通缉令发出的同时,指挥中心接到了来自市疾控中心的紧急报告。
“刚刚接收到的匿名举报邮件!声称在市中心最大的开放式公园——西山公园的公共饮用水系统内,投放了‘实验室制备的高致病性生物样本’!要求…要求巨额比特币赎金,否则将告知具体位置,引发公众恐慌!”
生物样本?高致病性?
陈默和李健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他们终于明白了。
氰化物,从一开始,就是最大的、最错误的饵。
真正的杀招,是生物学武器。而那个李伟,才是真正的执行者。
冷藏箱里的那些液体…
倒计时,仿佛发出了最后的滴答声。
【任务剩余时间:05: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