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结婚证被小心翼翼地收进卧室抽屉的深处,与宁以卿珍视的漫画手稿和星海梦境记忆并列,成为她人生中又一枚重要的里程碑。法律的印章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魔力,将之前所有奇幻的、不确定的、略带颠簸的经历,妥帖地熨烫平整,纳入名为“日常”的轨道。然而,宁以卿深知,与李盛迹的“日常”,注定与寻常夫妻大相径庭,这从新婚第一天清晨就开始显山露水。
阳光透过薄纱窗帘,将房间染成柔和的暖金色。宁以卿在李盛迹之前醒来,侧身看着身边依旧沉睡的丈夫。他睡觉的姿势很规矩,几乎不怎么翻身,呼吸清浅均匀,像海洋在无风的月夜下静谧起伏。她忍不住伸出手,指尖极轻地拂过他额前柔软的黑发,描绘着他清晰的眉骨和高挺的鼻梁。当她的指尖即将触碰到他微抿的唇瓣时,那双紧闭的眼睫倏然颤动,如同受惊的扇贝,瞬间打开。
蔚蓝色的眼眸初醒时带着一层朦胧的水汽,但聚焦的速度快得惊人,立刻清晰地映出宁以卿带着笑意和些许偷窥被抓包的羞赧脸庞。
“早安,我的官方认证丈夫。”宁以卿笑着,收回手,用昨晚他定义的称呼打招呼。
李盛迹眨了眨眼,似乎在进行晨间系统启动和信息处理。他没有立刻回应问候,而是微微撑起身,凑近宁以卿,像某种谨慎又好奇的海洋生物,用鼻尖轻轻蹭了蹭她的脸颊和颈侧,深深吸了一口气。
宁以卿被他这突如其来的、近乎本能的亲昵举动弄得有些痒,忍不住缩了缩脖子,笑问:“你干嘛呢?”
“确认气息。”李盛迹抬起头,眼神恢复了平日的清澈与专注,语气一本正经,“晨间,伴侣之间需要通过气味交换,重新确认共生关系和领地内的安全状态。这是很多群居海洋生物的习惯。”他顿了顿,补充道,“你的味道,和昨天、和之前所有清晨一样,是安心的,属于我的。”
宁以卿的心像是被柔软的羽毛轻轻搔过,一种混合着甜蜜和好笑的感觉涌上来。她用额头抵住他的额头,嗔怪道:“笨蛋,人类不兴这样的。说‘早安’就好了。”
“哦。”李盛迹从善如流,立刻学习应用,“早安,我的官方认证伴侣,宁以卿。” 他的发音字正腔圆,像是刚刚更新了词库的智能ai,但眼神里的温度却是真实而温暖的。
新婚第一天早餐的餐桌,气氛微妙。宁剑陆依旧秉持着“岳父的威严”,但眼神在李盛迹无比自然地将剥好的水煮蛋放到宁以卿碗里时,只是习惯性地撇了撇嘴,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发出“哼”声。皮一夏挤眉弄眼,用口型对宁以卿说着“甜死了”,被宁悠悠在桌下轻轻掐了一把。皮康诚则乐呵呵地看着,仿佛在欣赏一部温馨家庭剧。
而李盛迹,则开始了他对“丈夫”这一身份的实践性探索。他发现,成为“官方认证伴侣”后,他似乎拥有了更多照顾宁以卿的“合法性”和“优先权”。
比如,宁以卿准备收拾碗筷,他会立刻站起来,动作甚至比家政阿姨还快,接过她手中的盘子,表情严肃:“我来。维护共同领地的整洁,是共生体的共同责任。” 那架势,不像是洗碗,倒像是要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
又比如,宁以卿坐在书桌前画漫画草稿,他会搬个椅子坐在她斜后方不远处,既不打扰,又能让她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当宁以卿因为一个分镜卡住,无意识地将笔头咬在嘴里时,他会立刻起身,去厨房倒一杯温水过来,轻轻放在她手边,并认真提醒:“人类的口腔细菌繁多,啃咬硬物不利于工具使用寿命和健康。” 理由充分得让宁以卿无法反驳,只能乖乖喝水。
最让宁以卿哭笑不得的是,下午她例行和妹妹宁悠悠进行“孕期交流时间”,两姐妹窝在沙发里分享着悄悄话和孕期科普知识。李盛迹则会坐在稍远一点的单人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宁以卿给他准备的《人类社会常识(图文版)》,但眼神的余光却始终关注着这边。当宁悠悠好奇地想伸手摸摸宁以卿(尚且平坦)的小腹,感受一下“未来外甥\/外甥女”的象征性存在时,李盛迹会立刻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过来,虽然没有阻止,但那眼神里清晰的“此为我伴侣重要保护区域”的意味,让宁悠悠的手僵在半空,讪讪地缩了回去。
“姐……姐夫好像更……护食了?”宁悠悠偷偷对宁以卿耳语,用了皮一夏常说的词。
宁以卿无奈又好笑地看了李盛迹一眼,对方接收到她的目光,回以一个纯净的、表示“我在履行守护职责”的眼神。
这些略显“过度”的保护行为,在傍晚时分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宁以卿想起需要去小区门口的便利店买些新的绘画颜料,刚拿起钱包,李盛迹就如同接收到信号的雷达,立刻从他对海洋声波研究的(自创)冥想中醒来,站起身。
“你去哪里?我陪你。”
“就去门口便利店,几分钟就回来。”
“不行。夜间活动存在未知风险。伴侣有责任提供护送。”他的理由依旧基于他那套“海洋生存法则”,且毫无转圜余地。
于是,宁以卿只好在自家丈夫亦步亦趋的“护送”下,完成了这次不足百米的“远征”。回来时,还收获了他主动拎过的、装颜料的轻飘飘的塑料袋,以及他一句认真的评价:“这个‘便利店’,资源种类丰富,但更新频率不如洋流带来的变化多样。可以考虑建立固定补给路线。”
宁以卿:“……” 她决定暂时不跟他深入探讨便利店商业模式与洋流资源随机性的优劣。
夜晚,洗漱完毕,两人并排靠在床头。宁以卿拿着平板电脑浏览资讯,李盛迹则继续研读他那本图文并茂的常识书,偶尔会就某个图片(比如红绿灯)或概念(比如“个人所得税”)提出疑问,宁以卿便耐心解释。
当看到一则以浪漫婚礼为主题的广告时,宁以卿忽然想起什么,侧头问他:“盛迹,我们只是登记了,没有像很多人那样举办婚礼,你会觉得……遗憾吗?” 她想起婚纱、戒指、誓言、宾客的祝福……那些属于人类婚姻的仪式感。
李盛迹从书本上抬起头,蔚蓝的眼眸中带着纯粹的困惑:“遗憾?为什么?星海之神已经见证,法律已经认证,我们彼此确认。还需要更多的……程序吗?” 他想了想,补充道,“而且,根据资料显示,婚礼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精力,用于非生存必要的社交展示。从效率角度,登记是最优解。”
宁以卿看着他一本正经分析“婚礼性价比”的样子,忍不住笑倒在他肩膀上。也是,对于他而言,最郑重的仪式早已完成——在那片璀璨的星海之中,在命运将他们紧密联结的那一刻。人类的婚礼,于他,或许真的只是一场过于喧闹的“程序”。
“你说得对,”宁以卿止住笑,靠着他,感受着他身上传来的令人安心的温度和气息,“我们不需要那些。这样,就很好。”
李盛迹放下书,伸手将她揽入怀中,调整到一个两人都舒适的姿势。他的下巴轻轻抵着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平稳:“嗯。这样,最好。”
窗外月色如水,室内灯火温然。
新婚的第一天,在充满了海洋逻辑的守护、高效至上的观念碰撞,以及无处不在的、笨拙却真挚的温暖中,悄然落幕。
宁以卿知道,她和她的海豚先生的婚后日常,必将是一场持续探索、充满意外与趣味的奇妙旅程。
而这场旅程的序曲,已然奏响,清新,别致,且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