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河内,暑热渐消,空气中开始夹杂着一丝来自北部湾凉爽的季风。
这座饱经殖民与战火的城市,正以一种充满活力的姿态,适应着新的主人和新的节奏。
龙少华站在一座五进宅院门口,等待着家人的到来。
这是一座原属于本地阮氏家族贡献出来的,出来给龙少华使用。
在拿下河内之后,他是第一个积极配合土改,响应滇军的当地大家族。
目前族长在河内担任副市长一职,这也是千金买马骨的一种手段之一。
这座宅院青砖灰瓦,是岭南风格与法式装饰元素的融合,在河内城内算得上体面宽敞。
但要说是奢靡,那还不及龙公馆的十分之一。
赵春立曾多次提议,为龙家修建一座符合其身份的官邸,至少也应是原总督府级别的居所,但都被龙少华毫不尤豫地拒绝了。
龙少华当时语气平淡的对他说道:“如今百废待兴,每一分钱、每一份力都要用在刀刃上。我若带头大兴土木,下面的人难免效仿,此风不可长。况且,我们龙家,还没到安享富贵的时候。”
在河内,有一座由法国殖民者在1917年,修建了一所印度支那图书馆中心,里面藏有越南、老挝、高棉三个国家的出版物。
他让赵立春将河内的图书馆修缮一下,顺便扩大规模,用来作为国家图书馆和博物馆来使用。
龙少华对赵春立说:“官邸是住我一个人的,而图书馆和博物馆是滋养千万人,乃至子孙后代的。我们要让来到这里的人,包括那些心存疑虑的本地士绅和各族头人,看到我们并非只知枪炮的武夫,而是有传承、有底蕴、有意愿在此地扎根并开创文明的政权。”
思绪被远处传来的汽车引擎声打断。
一支由三辆威利斯吉普和两辆覆盖着帆布的卡车组成的小型车队,卷着尘土,缓缓驶到宅院门前停下。
头一辆吉普车上,李伯来率先跳下,拉开了后座车门。
姨娘张氏在丫鬟的搀扶下,略显疲惫地走了下来。
她穿着一身素色的绸缎旗袍,外面罩了件呢子外套,发髻梳得一丝不苟。
看见龙少华时,眼神充满了欣慰。
“少华。”她轻声唤道:“你公务繁忙,怎可再此等侯!”。
“姨娘,一路辛苦了。我不忙,海萍呢?”龙少华上前一步,虚扶了一下。
话音刚落,第二辆吉普车上,像只小鸟般灵动的龙海萍跳了下来。
她穿着一身改良过的女学生装,短发齐耳,眼睛亮晶晶的,好奇地打量着这座陌生的宅院和周围的环境。
“大哥!”她声音清脆,跑到龙少华面前,又规规矩矩地向张氏行礼,“阿妈。”
看着妹妹似乎并未因远离故土而过多伤感,反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龙少华心中稍安。
他拍了拍龙海萍的肩膀:“晒黑了些,路上没哭鼻子吧?”
“才没有呢!”龙海萍微微撅嘴,随即又兴奋起来:“大哥,我们坐了好久的车,还坐了一段火车!路上看到好多田,还有好多和我们一样搬来的人!”
这时,后面卡车上的人也下来了,是随行的下人和负责护卫的士兵,开始忙碌地搬运行李。
龙少华对张氏道:“姨娘,以后这里就是我们在河内的家了。条件简陋了些,比不得滇城的公馆,您和海萍暂且安顿下来,缺什么就跟李伯来说。”
张氏点点头,看着整洁雅致的院落,轻声道:“已经很好了,难为你想得周到。只要能一家人在一处,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
正说着,又一阵更沉重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
众人望去,只见一支规模更大的车队正朝这边驶来,打头的是几辆吉普,后面跟着一长串军用卡车,不少卡车的轮胎都因满载而显得有些扁瘪。
车队在宅院前方的空地上依次停下,扬起的尘土久久不散。
头车吉普上,跳下来一位身材挺拔的军官,正是新任第一师师长王启年,他一路护送着龙家来到河内。
他大步流星地走到龙少华面前,“啪”地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报告大帅!第一师师长王启年,奉命完成滇北清剿任务,率部移交防务后抵达河内!现向您报到!”
龙少华回礼,看着王启年精神斗擞的面庞,赞许道:“启年,辛苦了!滇北之事,张委员已有电报传来,你做得很好,干净利落!”
王启年脸上露出了激动之色,但很快收敛,侧身指向身后的车队,压低声音道:
“大帅,剿匪所得,除部分粮食已就地分发安抚百姓、充作军粮外,其馀贵重物品均已登记造册,随军运抵。这是清单,请您过目。”
说着,他从随身公文包里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双手呈上。
龙少华接过清单,粗略的看了一眼,黄金、银元大概有个两百多万,至于珠宝玉器,古董字画,这个还没有估算。
至于还有大量的烟土,还是老规矩,交给了第三师的周桂芳,让他卖到缅甸去了。
“收获不小啊。弟兄们伤亡如何?军纪可有松懈?”龙少华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
王启年挺直腰板:“回大帅!这次剿匪,阵亡二十七人,伤四十三人。均已按最高标准抚恤。军纪方面,严格执行您的命令,缴获归公,违令者军法处置,绝无姑息!沿途亦无扰民事件发生。”
“很好。”龙少华点点头。
随后他将清单递给身旁的李伯来:“入库,清点,交由财政部统一调配。告诉李国基,每一块大洋都要用在该用的地方。至于古董字画,先存入图书馆当中。”
“是!”李伯来接过清单。
龙少华对王启年命令道:“你的第一师,现在全面接手红河谷至老街一线的防务和移民秩序维护。现在边境在线还滞留着数十万等待安置的移民,人心浮动,情况复杂。”
“你的任务很重,要确保信道畅通,防止骚乱,配合民政部门将移民有序地疏导进来,分配到规划好的垦殖点。必要时,可以采取强硬手段,但切记,我们的枪口,永远不能对准无辜百姓。”
“明白!请大帅放心,第一师保证完成任务!”王启年铿锵有力地回答。
安排完王启年,龙少华正准备招呼家人进屋,街道尽头又传来一阵汽车的喇叭声。
一辆黑色凯迪拉克轿车驶了过来,稳稳停住。
车门打开,先伸出来的是一双穿着精致高跟鞋的脚,然后是一位年轻女子,穿着西洋风格女士西装套裙下了车。
她摘下墨镜,露出一张明艳的脸庞,正是龙少华的姐姐,龙少梅。
“少华!姨娘!海萍!”
龙少梅笑容璨烂,快步走来,先拥抱了一下有些愣神的龙海萍,又向张氏问了声好,最后才看向龙少华。
眼中带着一丝得意说道:“怎么样,我这总经理还算称职吧?”
龙少华看着姐姐这身与河内,甚至这个时代都有些“超前”的打扮,不禁莞尔。
“称职,当然称职。看你这架势,就知道收获颇丰。”
“那是自然!”龙少梅扬了扬下巴,指向那辆雪佛兰轿车后面跟着的几辆蒙得严严实实的大卡车。
“你要的东西,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几乎跑遍了港岛和南洋的各个角落。宋版元刻,明清字画,青铜瓷器,古籍善本……能搜罗到的,都在这里了。
光是各种珍本、孤本的史书典籍,就装了满满两卡车!还有一些是从欧洲流出来的,关于印度支那地区的地方志和早期探险笔记,我觉得可能对你有用,也一并弄来了。”
她的眼睛带着一丝狡黠,一副市侩模样的说道:“小弟,趁着那边局势未定,不少世家大族急着变现跑路,价格比平时低了起码三成。这笔买卖,我们可是赚大了。”
龙少华心中一阵激动。
龙少梅带回的这些“家当”,其价值在他眼中,远胜于王启年运回来的那些金银。
这是文化的根脉,是历史的见证,是未来构建国家认同、彰显文明底蕴。
更是进行学术研究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无价之宝。
而现在,它们不属于国库,而是他龙家的私人收藏,龙少华就打算等图书馆扩建完成,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古董,放入图书馆当中,免费让人参观。
至于一些普通的图书典籍,龙少梅早就搜刮一批,就运输一批过来。将原先图书馆里面的那些典籍,全部替换掉了。
原来那些书籍,被龙少华下令全部集中锁进箱子里面了。
至于什么时候能重见天日,那还得看后面的文化融合程度再说。
“姐,辛苦了。这些东西,可比十万大军还有用。”龙少华真诚地说道。
龙少梅笑了笑,随即又正色道:“香港那边,公司运作良好,橡胶和锡矿的渠道已经打通,海运业务也在扩张。不过,各方势力鱼龙混杂,都在观望。我们‘南洋贸易公司’的牌子,现在可是响得很呐。”
“响就好。”龙少华点头,“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以后,公司就是我们对外的重要窗口和以及和内地接触的渠道。”
一家人终于走进了内宅,终于又吃上了一家团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