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且隋 > 第119章 秋获,家人

第119章 秋获,家人(1 / 1)

秋猎,到十月上旬,基本上就结束了。

这一天,大东北落下了这一年的第一场雪。

昨天,全族的欢庆丰收大会胜利召开。

这个由礼部承办的大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粟末族绝大多数族人,都被邀请参加了此会。

重影军营大操场,人山人海,人们也不嫌弃挤得慌!

许多人,成为了各条战线上的英雄劳模,获得了粟末族第一届大会的最高荣誉和奖励。

有最普通的冶炼工匠、农场把式、鞣皮子的工人、做羽箭的女人、挖煤挖矿的矿工……

也有像孙思邈、贾农、阿里恰巴尔、申徒石、于柏子等这样的科学技术研究大家。

当然,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由司徒友明代表粟末政府做的本年度的秋收报告。

此时,阿布正坐在家里的书房里,再次翻看昨日的报告文本。

今年,是阿布进入这个世界后的第一年。

在他的乱入之下,粟末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

但就领地而言,粟末族已经拥有了除固有的粟末水两岸的故地之外,又拥有了新的地盘——契丹地。

自从大业初年,隋帝让通事谒者韦云起监领突厥兵击破契丹,契丹地基本上就处于一种放养状态。

阿布看到的情报显示,韦云起“尽获其男女四万口,女子及畜产一半赐突厥,余者入朝,男子皆杀之”。

几乎成为荒芜之地的契丹地,隋朝并没有将它纳入版图,东突厥也没看上这块地方。

阿布估计是东突厥不敢,而不是没想法。

这个情势之下,阿布乘虚而入。

以剿匪为名,把残余的契丹贵族斩杀殆尽。

独留下牧人、牲畜、女子以及三岁以下男童。

从此,粟末人鸠占了鹊巢,偷偷发展。而世间,将再无契丹。

历史,正式迎来拐点!!!

契丹地的潢水和土河流域,加上东北地的粟末水流域,粟末族的版图空前扩大。

从此,粟末人和大隋涿郡只隔着一个奚国。

粟末人的战略纵深,空前扩大。

突第齐喆到达契丹地后,迅速开展了对契丹地现有人口、牲畜、土地、河流等的统计。

搜影部队,大规模进入粟末新飞地协助契丹太守突第齐喆。

已经被大隋和突厥人收割过一遍的契丹人,经过漫长的四年刚刚有点起色。

这次,又被粟末人凶猛地打击了一遍。

男丁本来就稀缺的契丹族,丁口寥寥。

新统计的契丹族,现有零零总总人口,三万四千人。其中,妇女竟然达到了两万八千余人。

契丹地的各类牲口,倒是很多。

看来,肥美的水草,最适合养活的是马牛羊。

其中,马,三万一千匹;牛,四万头;羊,八万多只。

还有,四百多头骆驼。至于野生的鹿,竟然多得无法统计。

契丹人,无论男女,特别擅长养牛和马。

马多为战马,牛多为奶牛。

这么一算,等把契丹拿下来,粟末族一下变得富裕许多,人口直奔十万大关。

而现有的马,可以达到六万四千匹。牛,五万头;羊十,二万只;骆驼,五百余只。

现在,整合后的粟末武装,兵力可达两万五千人,战马达到三万八千匹。

这其中,还不算战时可以动员为兵的两万多农牧民,以及无数可以协从作战的妇女。

据突第齐喆老爹的汇报,大雪彻底封盖前,他可以动员一部分军队,再加上大部分契丹旧人,可以至少开垦黑土地一万亩。

加上粟末地下半年新垦的一万五千亩土地,粟末人今年年底之前,总共将有近三万亩的上好农田。

全部是黑黝黝的黑土地!

粮食的丰产,可谓意外之喜。

小麦收了一万石,豆子竟然收了三千六百石,棉花获得籽棉三万五千斤。

而一百二十石占城稻与新罗稻混的种,明年至少可以种上两千一百亩的稻子。

至于其它以育种为目的的种子,也是收获颇丰。

估计,从明年开始,粟末地就可以随意地吃上新鲜的蔬菜、肉上撒上美味的香料。

玻璃,已经研究出了能够搭建暖棚的透明耐低温玻璃。

下一步,就是规模化生产,继续研发特定用途的特种玻璃。

阿布还提了利用玻璃的研磨透镜的要求。

申徒石已经找来好多外地玉工、铜镜研磨大师,专门来根据精密计算,研究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的研磨技术。

而在古代文献中的司南和道家、阴阳家惯用的罗盘,被阿布单独抽出。

好多一批人,开始了如何更好地利用地磁和磁铁的研究,研制灵敏、有效的指南针。

在机械制造上,最厉害的成果就是墨家学派轴承学的放大。

由正齿轮到偏心轮,从滚轮轴承到滚珠轴承,从直轴到曲轴,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首先研制出来的成果,便用在了大型牛车的车轴、车轮技术上。

在此过程中,还进一步创造性的提出了钢板减震技术假设。

但难度,却始终落在滚珠的硬度和润滑油的提炼和选择上面。

这一切,除了墨家的学术先进性,更是基础于材料冶金技术和理论的巨大进步。

其实,粟末地最大的成就,在冶金工程上面。

那就是,冶炼技术理论、原始金相分析理论的建立和提升。

阿布坚持,金属冶炼要逐渐走出靠大匠、靠经验、靠家传儿徒的传统路线。

一定要走和医学那样重视理论、重视技术、重视可重复的标准操作上。

为了适应粟末地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礼部计划明年在少年学校的基础上,开设青年学堂,共八类学科。

增加,基于冶金工业的冶炼、铸造、锻压、机械加工、金相研究等的材料学科。

开设,以墨家学说为基础的光学、机械、力学等物理学科。

开设,以阿布契郎火药理论为基础的热力学、化学、爆破学、武器学、军事学等综合学科。

开设,以贾农家传《齐民要术》和天下农家理论为基础的农学。

增加法学、商学、数学、天文学、行政学等学科。

秋猎的成果,不仅仅在于获得了大量的皮毛、药材、食物。

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系统化了粟末地秋猎的系统性和组织性。

各类目的明确的秋猎队伍,细化了猎获的规范,还形成了相应的组织和制度。

这么一来,为春、夏、秋、冬四季展开类似的活动,树立了标杆。

这一番改进措施,使得粟末地的社会生产活动日渐趋于成熟和理性。

确切地说,粟末族真的开始成长和成熟了。

那种还带有浓厚原始社会形态的生活,正在被一种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农商组织化社会制度所取代。

形成了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军事组织和管理体系。

行政和军政,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这,在阿布穿越以前的粟末族,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

看看东北大地上最强大的高句丽,仍然是个披着封建国王外衣的部落联盟国。

而东突厥,更是有着深重原始奴隶社会的游牧烙印。

其他的,像奚国、室韦、新罗、百济、倭国,要么是单一民族部落,要么就是大部落下的松散联盟。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国为何物?政为何物?!

粟末地,虽然是短暂的一年,但也是脱胎换骨的一年。

先进的体制,高效的执行力,重视科技和教育,大力发展人口和农业经济!

这就是,社体先进性,造成的巨大不同。

就像阿布时刻告诉大家,我们要活得不一样!

我们,已经开始不一样!

看完报告,阿布觉得有些疲倦。

于是,他放下手中的东西,揉揉眼睛,便信步走出书房。

日头,已经开始偏西,但离饭点还有些距离。

因为已经下过雪,天气有那么一点点冷,但不过分。

伸伸懒腰,阿布接过胡图鲁递过来的皮裘系好,又做了好几个深呼吸。

来到后院,正看见娥渡丽抱着裹得严实的佩瑗儿,在廊檐上看花草上薄薄的积雪。

于是,便抱过女儿,对着她娇嫩的脸蛋亲了一口。

小家伙已经很熟悉这个人了,虽然还不太会笑,但明亮的眼睛显得非常兴奋。

她伸出两只小手,抓住阿布的两只耳朵,嗷嗷啊的一阵乱说,小腿儿也蹬个不停。

阿布瞬间就被女儿的举动融化了。

这个孩子,或许是这个世界给自己最重要的礼物,没有之一。

有了她的存在,才让自己感觉在这个世界上来过。

有了她,才让自己觉得早已经不是一个异世界的旁观者。

有了她,才觉得世界如此美好,自己做什么都值得。

即使再辛苦,值了!

抱着佩瑗儿,一边逗着她说奇怪的话,一边带着娥渡丽来到自家的后花园里散步。

胡图鲁和几个卫士,识趣地在后花园门口,就止住了脚步。

来到凉亭,阿布索性去掉佩瑗儿身上包着的裘被,把她直接塞进自己贴身的交襟衣袍里。

小家伙娇小的身子,放在阿布的胸前,鼓囊囊的,一点儿也不显大。

爸爸的胸膛,非常暖和呢。

阿布记得前世看过一档节目,那些青高原上的人,很喜欢这样带孩子。

束腰一扎,孩子一塞,非常安全保暖。

佩瑗儿,就像一只钻进袋鼠妈妈袋囊里的小袋鼠,好奇地感受着这个逼仄温暖、气味熟悉的新环境。

一双滴溜溜的眼睛,看着那一方露出来的三角天空,以及那方下巴。

那方下巴上,已经有黑乎乎的绒毛,不扎人,但摸着很奇怪。

佩瑗儿最喜欢抓这个人的耳朵,然后就是研究下巴上的小胡子。

佩瑗儿非常乖,只要看见娥渡丽或者阿布契郎其中一个人,就不会哭闹。

就那样看着他们,非常自得其乐。

娥渡丽看着自己的丈夫,眼睛里满是温柔和爱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虽然到现在,这个人还没有给自己一个仪式或正式的表示,但她一点都不在意。

从人生中遇到这个人的那一天起,她就知道,这个人已经成为她命中的唯一。

克星也罢,活阎王爷也罢,她就是愿意。

她愿意随着他的愿意,只要他愿意她就义无反顾地愿意去为他做任何事情。

这个事情上,真的没有任何理智可言。

娥渡丽是个粟末族中非常自信、美丽、独立的好姑娘。

但她的弱点,就是阿布契郎。

盲目、痴迷,甚至有点愚!

她的几个哥哥都说,娥渡丽的聪明劲在看到阿布契郎之后,就变为一头蠢驴。

她听了,只是憨憨地笑笑,一点都不辩驳。

根本没有一点大家女子的风范,平日里那果敢伶俐的劲儿全然不见了踪影。

是啊,当阿布契郎一出现在她的眼睛里,这个世界就只剩下了他。

她能记得她看到这个人时的所有细节,哪怕是一个没有任何意思的喘气、表情、皱眉。

甚至,她能在阿布契郎走过的地方,一眼就能认出他掉落的任何东西,哪怕是一根头发。

但她很可能忘记自己的生日,会忘记爸爸妈妈的许多重要的事情。

是啊,她已经被他彻底的俘虏了!

去年那个时候,当她使劲摇晃这个人,却不再能得到他的一个眼神、一丝气息之后,她就知道自己的世界,塌了。

她做好全部的准备,那就是她命中注定般跟着他一路而去。

先是帮他守着毫无生气的躯壳,然后等正式归返大地的时候,再一同远去,去到另外一个世界和他在一起。

哪怕,在那个世界只能远远地看着也好。

天可怜见,这个命中的克星,竟然神奇地回来了!

哦,天啦,娥渡丽觉得世界再也没有一种语言能够形容这种惊喜和震撼。

他,就是神,娥渡丽的神。

他回来了,他不一样了!

说话变了,人也稳重了,开始有心事了,还长本事了!

当然,变得更加让自己离不开了!

和阿布契郎,终于有了一个共同的结晶,佩瑗儿!

阿布契郎,你再也跑不远了,现在已经有我们两个人拴着你了。

娥渡丽含情脉脉地看着正逗着女儿的阿布契郎,忽然感动得有点想哭。

阿布抬头一看,发现娥渡丽神情有异,忙腾出手来,一下子就将娥渡丽揽在怀中。

在她眼窝里亲了一下,阿布问:

“怎么了?冷的话咱们这就回去!”

“没事,我就是喜欢看你们两个,突然就好想流眼泪!“

娥渡丽不好意思地说道。

“嘿嘿,傻瓜,以后日子长呢,你就会越来越看着我们烦!烦到吐!”

阿布戏谑地说道。

“怎么会?我就是看不够,越看越喜欢!”

娥渡丽依偎在阿布的怀里,一只手也抱着阿布衣袍里的佩瑗儿。

“好,让你看个够!”

阿布说完,一下就吻住怀中的女人。

后花园的阳光,斜斜的照在一家三口的身上。

清冷的微风,在他们周围飘散无影。

晚饭,阿布给娥渡丽做了一道鱼,酸菜鱼。

因为今年收获了大量的白菜、萝卜,所以粟末地的人家,都开始用陶缸、瓷缸腌制酸菜。

因为有了当初在涿郡见到的那种榨油坊,所以今年就用胡麻榨了好多菜油。

至于最出油的菜籽儿,阿布正在四处寻找那种高产的种子。

不过现在这人口数,还用不来那么多油。

如果将来要利用菜油搞贸易,那就要研究大规模种植菜籽、大豆。

还有正在等待搜影分队的消息,看他们在遥远大陆能否带回来花生和葵花籽。

这两种植物,出油率高!

娥渡丽就是阿布契郎的专用首席试菜师。

只要有空,他就利用现有的各种食材和厨具,变着法做她从来没见过的菜。

蒸炒炸煮烤熏腊,花样繁多!

娥渡丽,自认为因为阿布突然地好秀厨艺,将自己的嘴也养刁了。

每一次回娘家,总感觉阿妈做的菜不对味,那种小时候的美味回忆全然没有了。

每一次,阿妈看着噘着嘴的女儿,就骂:

“你这个死丫头,就没过过苦日子!我就不信姑爷的做的菜就有多好吃!”

可是,阿妈来伺候娥渡丽坐月子的那些日子,就信服了。

这姑爷,真是个看不出来的能人。

原来以为,他就是个皮囊好看、能力卓绝的小族长。

可现在才明白,女儿果然说得没错,这家伙做饭的手艺也,是一等一的高!

因此,阿妈对这个自幼看着长大的女婿,实在是满意。

丈母娘看女婿,那是越看越喜欢!

最新小说: 千山灵俞:我欲成魔 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 同时穿越,我成了黑暗迪迦 狂少杨辰秦惜 试剂里的火焰 灵异系统之逆世传奇 重生团宠:大小姐今天开始洗白 抢兄弟妻后失忆!他又陷了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