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这圣旨,是紧箍咒(1 / 1)

李公公合上圣旨,尖细的嗓音在书房里落下最后一个尾音。

他那双浑浊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苏云,仿佛要从他脸上,看出哪怕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

是欣喜?是不甘?还是徨恐?

然而,什么都没有。

苏云只是平静地抬起头,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躬身。

“臣,遵旨。”

三个字,声音不大,却象三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湖面,没有溅起水花,只留下深不见底的涟漪。

李公公眼皮跳了跳,脸上那副万年不变的假笑,也显得有些僵硬。

他看不透眼前这个年轻人。

当夜,经略司府衙灯火通明。

新任的“江南总商会”七位董事,也就是前不久还跪在门口磕头的七大家主,再次被连夜召见。

他们一个个禁若寒蝉,站在大堂中央,连头都不敢抬。

苏云坐在主位上,没有看他们,只是对身旁的徐耀祖下达命令。

“我走之后,你,就是‘江南经略司代总管’,此地一切事务,由你全权处置。”

徐耀祖激动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谦虚的话。

苏云抬手,打断了他。

“我任命你,不是因为你多有才华,而是因为,你听话。”

这句话,让徐耀祖瞬间冷静下来,背脊挺得笔直。

“是,大人!”

苏云的目光,这才转向底下那七个抖得跟筛糠一样的家主。

“顾家的丝绸,陆家的茶叶,朱家的瓷器,张家的船运……从明日起,所有生意,都由代总管统一调配。你们各自负责一块,但谁的原料,要卖给谁,谁的货,要走哪条船,都由商会说了算。”

他顿了顿,语气里不带丝毫温度。

“你们之间,可以互相监督,互相举报。谁的业绩最好,年底的分红就最多。谁敢阳奉阴违,或者暗中勾结……我就让他,去太湖底,陪顾炎之喝茶。”

七位家主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称不敢。

这道命令,让他们彻底成了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不仅断了他们东山再起的念想,还逼着他们,互相撕咬,互相提防。

这手段,狠毒得让他们从骨子里发冷。

临行前夜。

苏云的书房,只有他和李沐雪两个人。

他将那枚从鬼愁岛密室中找到的,锈迹斑斑的玄铁令牌,放在了桌上。

“前朝,禁卫。”

李沐雪拿起令牌,感受着上面传来的冰冷气息和岁月痕迹。

“我留在江南。”她开口,声音清冷,却无比坚定。

苏云点了点头,这正是他想说的。

京城那潭水,太浑了。

他需要一把最锋利的刀,替他守住江南这块来之不易的根基,也替他,在暗中,挖出更深的东西。

“让林家的人查。”苏云低声嘱咐,“动用他们所有的力量,我要知道,这东西背后,藏着什么人,什么事。”

“此事,不必上报陛下。”

“明白。”李沐雪将令牌贴身收好。

没有多馀的言语,一个眼神,便胜过千言万语。

苏云启程那日,天刚蒙蒙亮。

整个苏州城,却象是被提前唤醒了一般。

当经略司府衙的大门打开,苏云的马车缓缓驶出时,随行的李公公和那队羽林卫,看到了他们这辈子,都无法忘记的一幕。

从府衙到城门,十里长街,空无一人。

不对,是长街之上,跪满了人。

密密麻麻,黑压压的一片。

男女老少,贩夫走卒,全都自发地,跪伏在街道两旁。

他们的手里,没有武器,只有最朴素的瓜果、香烛,甚至是刚出笼的炊饼。

当苏云的马车出现时,不知是谁,第一个开口。

“恭送苏大人——!”

下一刻,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冲天而起。

“恭送苏青天!”

“苏青天万岁——!”

“万岁!万岁!”

那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连天边的云彩,似乎都被冲散了。

李公公坐在马车里,脸色煞白,双手死死攥着膝上的拂尘,指节都发白了。

他身边的几名京官,更是面无人色,身体抖得比外面的家主们还厉害。

这……这是何等的民心?

帝王出巡,怕也不过如此!

不,甚至,犹有过之!

这已经不是民心了,这简直,近乎于……封神!

李公公偷偷掀起车帘一角,看了一眼身旁安坐的苏云。

苏云面色如常,只是静静地听着外面的呼喊。

许久,李公公才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声音干涩地开口。

“苏大人……真是深得民心啊。”

“咱家在宫里伺候了几十年,还是头一回……见到这般景象。”

苏云闻言,伸手,亲自掀开了车窗的帘子。

他看着窗外那一张张朴实而狂热的面孔,看着那些高高举起的手,和磕在地上的头。

他的眼神,古井无波。

“公公说笑了。”

他淡淡地回应,声音不大,却清淅地传到李公公的耳朵里。

“水能载舟,亦能复舟。”

“百姓敬的,不是苏某。是能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的,安稳日子。”

李公公的笑容,彻底僵在了脸上。

这句话,听起来,谦卑到了极点。

但细细品味,却又比任何狂妄的言语,都更让人心惊胆战。

因为,他说的,是事实。

车队缓缓穿过人潮。

直到驶出城门百里之外,官道两旁,依旧能看到遥遥叩拜的百姓身影。

苏云这才放落车帘,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马车内,再次恢复了安静。

他靠在软垫上,闭上眼睛,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膝盖。

这道催他回京的圣旨,不是嘉奖令,更不是信任状。

这是一道紧箍咒。

眼看着他在江南的声望,一日高过一日,甚至,已经到了一个臣子所能达到的顶峰。

女帝,坐不住了。

今日这万民相送的场面,是百姓对他的爱戴,更是他递到女帝眼前的一把,最锋利的刀。

逼着她,不得不把他,立刻,马上,从江南这片沃土上,连根拔起。

这道箍,一旦戴上,就再也摘不下来了。

车队一路疾驰,不敢有片刻耽搁。

半月后,进入京城地界。

前方的官道驿站,早有兵部派出的官员,在此等侯多时。

他们送来的,不是迎接的仪仗,而是一份最新的,加急邸报。

苏云接过邸报,展开。

上面的内容,并不出乎他的意料。

就在他任命徐耀祖为江南代总管的第二天。

御史台,以张柬为首的数十名御史,便联名上奏。

洋洋洒洒,数千言。

弹劾徐耀祖,“出身商贾,骤登高位,言行鄙俗,德不配位,不合祖制。”

矛头,直指苏云在江南的布局。

人还没到京城,刀子,就已经递过来了。

苏云看完,脸上没有任何怒意,反而,笑了。

他随手,将那份足以让任何官员心惊胆战的邸报,丢进了身旁的炭盆里。

橘红色的火苗,瞬间,将其吞噬。

他对着随行的心腹校尉,轻声吩咐道。

“传令下去,加快脚程。”

“回京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

苏云的眼中,闪过一抹冷冽的光。

“就是去御史台,拜访一下我的老朋友,张柬大人。”

最新小说: 大魏芳华 对弈江山 大明:寒门辅臣 万历小捕快 我,孙山,科举 我的房间通大明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 梦回尼安德特时代 锦衣卫之走狗日常 本王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