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晋庭一片慌乱之时,许安此刻却是率领大军驻扎在郑州城外,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指挥。
此时前军都指挥使蔡元正站在许安身旁笑容满面的恭维道“大帅用兵真是神了,天马行空让人无迹可寻,如此来回周旋于黄河两岸,让晋军空有兵力优势却完全无法发挥出来,反而被大帅牵着鼻子走一路疲于奔命,高明,真是高明。”
一旁的关胜则立马补充道“大帅借助范延光突围一事吸引了所有晋军的目光,这个时候让汜水关守军出击清扫沿路晋军据点以及哨探,必然会大大越弱晋军的警惕。
在将从郑州城和汜水关外这一段地区的晋军耳目清空之后就开始从北岸偷运兵马渡河。
这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任晋军如何严防死守,却万万想不到我军在北岸摆出这么大的阵仗真正目标却是南岸的郑州。”
说到这里,关胜不经哈哈大笑起来。
而许安脸上也同时露出了一抹微笑。
早在半个多月前,当他发现硬攻卫州行不通之后,就第一时间转换了思路,想从其他地方破局。
当他发现郑州的防守相对比较孱弱之时,心里就有了主意。
这个计划说复杂也不复杂,当然对面会这么配合也是让他没有想到的。
如果杜重威当时选择主动出兵与他交战,又或者郑州方面选择对汜水关守军对外推进的行动进行反击,那他的计划就没这么容易实施了。
这也是他为什么让吕达先率领骑兵在卫州城外逼住城内晋军的原因。
当然客观来说对面这种保守的做法也不能说有问题,但却是给了他黑箱操作的空间。
而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在扫清两岸渡口附近晋军的耳目之后,他每天都会在晚间偷偷派人出城前往渡口渡河。
人数尽量维持在几百人之内,目标小,隐蔽,就算被发现晋军也大概率不会在意。
而如今时间也到了九月,已经过了汛期,黄河水流不再那么惴急,而且能被选择作为渡口的河段水流本就相比其他地方要平稳许多,因此虽然晚间渡河还是有风险,但这点风险还是承受的起的。
如此利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将舞阳县城内的兵马运送过河了大半,而晋军则全无察觉,只以为他们大军还在许州与他们对峙。
而在范延光选择突围之后,许安当机立断调回了吕达的三千骑兵,让他封锁了舞阳县城到卫州城的所有道路,然后剩余大军开始全速渡河。
不但如此,之后他更是把北岸兵力进行全面收缩,包括怀州都直接放弃,而镇守怀州城的那三千人也全部转移到南岸。
再把汜水关原守军大部调出,以及从河南府、河中府等各个地方抠出的人马,总计两万大军就这么直接突袭郑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夺取郑州所有沿河渡口,摧毁浮桥、抢夺船只,切断郑州与北岸之间的联系。
然后他也不急着攻打郑州城,甚至连几个不重要的县城都没打,而是派出一支偏师继续向东沿着汴洛古道直接向汴水而去。
汴洛古道是连接郑州和汴州的核心通道,而想要从郑州到达汴州就必须渡过汴水。
而汴水宽大概三十米不到,平均深度五到六米,设有多个渡口,两岸渡口处都建有堡垒镇守。
不过堡垒毕竟不是城墙也不是关口,只要肯付出代价,短时间内想要攻破并不难。
只要能在汴州的支援到来之前拿下汴河的西面防线,那他就能把郑州隔绝为一座孤城,到时再想办法攻打郑州城就要容易的多了。
而这支前往汴河的偏师主将则是郭威,是许安从河中府紧急调来的,而一起前来的还有他的亲信部队从马直。
正是依靠从马直的速度,他才能迅速封锁抢占沿路的黄河渡口。
不过从汴州城出兵到达汴水,行军只需要一到两天,如果是汴河附近的部队支援就更快了。
虽然许安尽全力封堵消息的传出,但最多也就能拖延一两天,再加上路上报信的时间,汴州大军动员出征的时间,满打满算夺取汴河南岸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会有晋军大举来援的风险。
因此在郭威带人在扫清外围阻碍之后,等攻城器械以及后续兵马一到,便率军展开了对逐个堡垒展开了进攻。
与此同时,最为纠结的无疑是郑州守将王重胤。
杜重威率领大军前往卫州坐镇,而王重胤作为其手下大将此时率领一万大军坐镇郑州。
如今面对唐军的突然袭击他正在烦恼到底是主动出击还是固守待援。
手下将领也为此分成了两派争吵不休。
一派认为必须主动出击,尽量拖延唐军攻克荥阳关的时间,否则一旦汴河渡口被唐军控制,郑州就真成孤城了。
哪怕城中粮草充足,但时间一长也未必就能守住,毕竟许安有一手攻城绝活的事早就在晋军之中传开了,郑州城城防虽然也不弱,但和同州城一比就要逊色不少,连同州城都守不住更别说郑州城了。
而另外一派则是坚决反对,理由也很充足,如今唐军人多而晋军人少,出城兵马少了没什么作用,但多了唐军或许就在等着你出城野战将你全歼呢。
此时一名将领正站在议事堂中毫不客气的说道“我倒是想问问诸位,你们谁有把握在军事能力上超过许安,这许安用兵诡谲,如今更是握有优势兵力,这守城尚且艰难,还想出城与其一战,我看你们是疯了。”
但此话一出立马引起一些人的反驳,其中一名络腮连鬓的大汉起身怒斥道“真是胡言乱语,那要按你如此说,既然打不过许安那我们干脆献城投降好了。
许安是人不是神,有什么不能打的,我看他就是利用你这种人畏战的心理好达成他的目的。”
两派人你骂我蠢货,我骂你怂蛋,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对面。
最终双方都把目光投向了王重胤等他拿主意。
殊不知王重胤此时也是纠结无比。
出城作战确实风险不小,但固守待援就似乎有点听天由命的意思,如此消极实在是有些不妥。
内心挣扎了半晌,王重胤终于下定了决心,开口道“命令城内军队整军,明日出城作战。”
既然主将已经下了命令,众人哪怕有不同意见这个时候也只能遵从。